【简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共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在此,感谢网友“桃之妖雨”投稿本文!篇1: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供应室院感试题及...
【简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共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在此,感谢网友“桃之妖雨”投稿本文!
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
供应室院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50分每题 2分)
1. 终末漂洗不应用哪种水进行冲洗(D )
A. 软水 B.纯化水 C.蒸馏水 D. 自来水
2. 重复使用的围裙,使用后多久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B )
A. 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3. 无菌物品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应为(C )
A.5cm B.10-15cm C.20-25cm D.50cm
4. 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B )
A. 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戴手套 D.以上都是
5.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是(B )
A. ≤5cfu/cm2 B. ≤10cfu/cm2 C. ≤15cfu/cm2 D. ≤20cfu/cm2
6. 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A )
A. 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低温灭菌 D.浸泡灭菌 7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是(B )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
8. 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称之为(B )
A. 清洗 B.冲洗 C.洗涤 D.漂洗
9. 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和时间为(A )
A. 温度应≥90℃,时间≥5分钟 B. 温度应≥90℃,时间≥1分钟
B. 温度应≥80℃,时间≥10分钟 D. 温度应≥70℃,时间≥30分钟
10. 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敷料和器械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C )
A.121℃,30分钟 B. 121℃,20分钟
C. 132℃~134℃,4分钟 D. 134℃,20分钟
11. 能力较强,能快速分解蛋白质等多种有机物的清洁剂是(D )
A. 中性清洁剂 B.酸性清洁剂 C.碱性清洁剂 D.酶清洁剂
12. 哪项不属于洗涤用水(D )
A. 水 B.软水 C.纯化水 D.酸性氧化电位水
13. 目镜或防护面罩使用后多久应清洁与消毒(A )
A. 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4. 哪种物品属于高度危险物品(B )
A. 电子喉镜 B.腹腔镜 C.呼吸机管道 D.胃肠镜
15. 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是(A )
A. 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
16. 植入物和植入性手术器械应该在何种情况下方可使用(B )
A. 灭菌后直接使用 B. 灭菌后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使用
C. 浸泡消毒后直接使用 D. 以上都对
17.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核查应在什么时候进行(B )
A. 回收时 B. 清洗前 C.清洗后 D.消毒前
18. 灭菌后的医疗器具不得检出:( E )
A. 细菌 B.病毒 C.病原微生物 D.芽胞 E.任何微生物
19. 关于手工清洗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B )
A. 清洗人员必须采取标准防护
B. 去除干固的污渍可用钢丝球、去污粉
C. 必须在水面下刷洗器械,防止产生气溶胶
D. 精密复杂器械应采用手工清洗
20. 普通病人用过的再生器械处理程序为:( D )
A. 消毒一清洗一灭菌 B.清洗一消毒一再清洗 C.消毒一清洗
D. 清洗一消毒一灭菌 E.分类包装一消毒灭菌
21. 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再生器械处理程序为:( A )
A. 消毒一清洗一灭菌 B.清洗一消毒一再清洗
C. 消毒一清洗 D.清洗一消毒一灭菌 E.分类包装一消毒灭菌
22. 无菌物品存放间温、湿度应控制在( D )
A 、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60% B、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60%
C 、室温25℃左右,湿度不超过80% D、室温24℃左右,湿度不超过70%
23. 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器械首选(B )
A. 手工清洗 B.超声波清洗 C.机械清洗 D.以上都对
24. 下列哪组口腔诊疗器械属于中度危险器械( C )
A. 拔牙钳、牙挺 B.刮治器、刮匙 C. 口镜、去冠器、牙科手机 D.以上都对
25. 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消毒包,其体积不得超过:( D )
A.25cm ×25cm ×30cm B.28cm×30cm ×40cm C.40cm×40cm ×50cm
D. 30cm ×30cm ×50cm E.30cm×30cm ×25cm
二、多选题(共30分每题3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
1.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B C)
A. 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B.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C. 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相对正压
D.无菌物品存放区不必作特殊要求
2.CSSD 下列哪些区域为污染区(AB )
A. 器械回收区 B.清洗区 C.检查、包装区 D.无菌物品存放区
3.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BCD )
A 、立即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
B、尽快召回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
C 、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
D、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
E 、改进后生物监测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三次
4. 无菌物品发放注意哪些原则与要求(ABCD )
A. 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B. 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
C.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
D. 运输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5. 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进行最终的处理,使用的水应为(B CD)
A. 自来水 B.软水 C.纯化水 D.蒸漏水
6. 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时的注意事项有(ABC )
A. 灭菌前物品应充分干燥
B.灭菌物品应使用专用包装材料和容器
C.灭菌物品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
D. 灭菌后应进行通风换气
7.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被下列病原体污染时应先消毒,后清洗、灭菌(BCD ) A. 乙型肝炎病病毒 B. 朊毒体 C. 气性坏疽D. 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
8. 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BDE )
A. 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医疗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E.共用呼吸机治疗
9.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CD )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均不正确
10.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的(ACDE )
A. 第4周 B.第6周 C.第8周 D.第12周 E.6个月
三、判断题 (共20分每题2分)
1. 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
2. 清洗是指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
3. 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在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15分钟后,清水冲净,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4. 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 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5.CSSD 内存放、保管、发放无菌物品的区域属Ⅱ类环境区域。(×)应Ⅲ类环境
6. 外来医疗器械应由CSSD 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7. 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进行清点后再送消毒供应室。(×)
8.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然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室单独回收处理。(√)
9. 关于纸塑包装袋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 ,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
2.5Cm 。(√)
10.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一律先消毒,再清洁、消毒或灭菌。(×)
篇2:院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
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
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2、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
A 门诊、急诊病人 B 陪护人员 C 医务人员 D 住院病人
3、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D )
A 尿频 B 尿急 C 尿痛 D 胸痛
二、多项选择
1、医院感染是指 ( ABCD )
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 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 E 不必特殊处理
3、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 ABCDE )
A 年龄 B 性别 C 科室 D 感染日期 E 感染部位
4、感染日期:是指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验阳性的标本的送检日期,用以计算:( ABC )
A 入院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B 手术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
C 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 D 感染发生的经过 E 感染发生的原因
5、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 ABC)
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
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
三、判断题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2、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
3、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 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 )
4、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 × )
四、简答题
1、何谓医院感染?
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
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篇3:院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 复查1次。(C)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2、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A )
A 不得重复使用 B 可以重复使用
C 部分贵重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D 应进行可回收利用
3、血液透析器复用:(D)
A 可用于不同的患者 B 经彻底消毒可用于不同的患者 C 无使用次数限制 D 只能用于同一患者
4、血液净化室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菌落应 。(C)
A <10cfu/m3 B <200cfu/m3 C <500cfu/m3 D 无数个cfu/m3
5、血液净化室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B)
A 200mg/L B 500mg/L C 1000mg/L D 1500mg/L
6、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 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D)
A 1 B 2 C 3 D 4
7、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D)
A 500,200 B 500,250 C 1000,500 D 1500,500
8、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 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C)
A 每月 B 每季 C 每6月 D 每年
9、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首选:(B)
A 左侧颈内静脉 B 右侧颈内静脉 C 颈外静脉 D 股静脉
二、多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要求:(ABCDE)
A 布局合理 B 分区明确 C 标识清楚 D 功能流程合理 E 洁污区域分开
2、每次透析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包括:(ABCD)
A 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B 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
C 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 D 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E 以上都不是
3、清洗后的血液透析器必须处理,防止污染。血液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必须达到什么状态?(CD)
A 清洁 B 消毒 C 高水平消毒 D 无菌 E 冲洗
4、下列哪种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AB)
A 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 B 由其它中心转入的 C 连续透析时间超过1个月的 D 连续透析超过3个月的 E 以上都不是
5、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ABCDE)
A 帽子 B 手套 C 围裙 D 面罩 E 护目镜
6、腹膜透析液是腹膜透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理想腹膜透析液的要求?(ABCD)
A 无致热原 B 无内毒素 C 无致敏性 D 无细菌 E 以上都不是
7、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最常见病原微生物为:(CDE)
A 真菌 B 分支杆菌 C 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 D 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8、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如出现哪些症状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则可诊断。(ABCD)
A 透出液浑浊伴或不伴腹痛 B 透出液常规WBC >100/μl C 病原微生物阳性D 透出液常规多核细胞>50% E 以上都不是
9、怀疑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时,应及时留取第一袋浑浊透出液送检,检测项目包括:(ABC)
A 细胞计数和分类 B 革兰氏染色 C 病原学培养 D 血常规 E 尿常规
10、造成透析发热的原因有哪些?(ABCD)
A 致热源进入血液 B 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 C 急性溶血 D 高温透析 E 以上都不是
11、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AB)
A 隔离透析 B 转专科医院透析 C 增加透析频次 D 加强透析机的消毒 E 设置布幔
三、判断题
1、隔离透析治疗间应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3、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4、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5、腹膜透析置管医生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术消毒灭菌规范,但无需更换标准手术衣。(×)
6、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贮存于专用贮存柜,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7、透析机供水管路应保证管路通畅不逆流,并避免有死水区存在。(√)
8、对HBV、HCV阳性者的血透应与一般血液透析室分开或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四、简答题
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做哪些消毒工作?
答: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2、动静脉内瘘的感染预防与处理?
答:⑴感染部位应禁止穿刺,手臂制动。
⑵在病原微生物监测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初始经验治疗推荐采用广谱的万古霉素联合应用一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初次自体内瘘感染治疗时间至少6 周。
⑶极少数情况下瘘管感染需要立即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瘘管可以用自体静脉移植吻合,也可以在缺损部位的近端进行再次吻合。
篇4:院感试题及答案院感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如何洗手?
A、洗手盆洗手
B、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速干手消毒剂洗
2、手部卫生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最有效方法,严格手部卫生措施可以降低()的医院感染。
A、40%
B、30%
C、10%
3、如果手部没有明显脏物时,又要连续进行下一个操作时,应使用哪一种方式洗手。()
A、杀菌或非杀菌肥皂和水对手部进行清洁
B、用手快速消毒剂
C、不洗手
4、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C、病毒
B、常驻菌
D、支原体
5、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10cfu/cm2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7、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10cfu/cm2
B、≤5cfu/cm2
C、≤15cfu/cm2
D、≤8cfu/cm2
8、氧氟沙星特点中错误的是()。
A、广谱高效
B、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道、肠道等感染
C、可用于儿科感染
D、可口服
9、对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可首选下列哪类药物。()
A、一代头孢菌素
B、二代头孢菌素
C、三代头孢菌素
D、磺胺类乎
1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
A、对G+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对G-菌作用强
C、其中一些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D、肾毒性甚小
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你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选择洗手。()
A、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
B、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D、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
2、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
B、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
C、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
E、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
3、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入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4、手卫生包括()。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E、手消毒剂使用
5、手消毒指征()。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
E、无菌操作前
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1、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称___。
2、手卫生为医务人员___、___和___的总称。
3、卫生手消毒为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___的过程。
4、暂居菌寄居在___,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___传播,与___密切相关。
5、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___,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何谓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答案
单选题
1B/2B/3B/4A/5C/6A/7B/8C/9A/10A
多选题
1ABCD/2ABCD/3ABCDE/4ABC/5ABCE
填空题
1、卫生手消毒
2、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3、暂居菌
4、皮肤表层、手、医院感染
5、外科手消毒
简答题
1、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答: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篇5:院感试题及答案2017院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5题)
1、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 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 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D多重耐药菌 (MRSA)
二、多项选择 (7题)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 溃烂面 B 血液和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 (AB)
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C 仅用清水擦拭 D 以上都不用 E 没必要处理
3、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ABCE)
A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 处理清洁物品后 E 摘掉手套后
4、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那些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ABC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D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 表皮葡萄球菌
5、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那些部门采取有效措施(ABCDE)
A 医疗 B 护理 C 检验 D 感染控制 E 后勤
6、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ABD)
A 首选单间隔离 B 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E 不必单独安置
7、医院应当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教育。(ABCD)
A 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B 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 C 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
D 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E 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9题)
1、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3、医院应当(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5、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6、医务人员在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8、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9、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四、判断题 (6题)
1、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
2、手上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4、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6、医疗机构没必要采取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五、简答题 (1题)
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 供应室工作总结
★ 供应室自我鉴定
★ 供应室工作总结范本
★ 年度供应室工作总结
★ 供应室护士岗位职责
★ 供应室质控检查范文
★ 供应室年终培训总结
★ 供应室的自我鉴定
★ 供应室护士年终工作总结
★ 医院供应室年终总结